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中国为何产生石狮子文化?

条评论

中国为何产生石狮子文化?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经常可以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及陵墓看到它,但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

但大家都知道狮子并不是中国所有的物种,那么古人为何喜欢用从来没见过的狮子来辟邪呢?

狮子形象始于汉朝,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

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可能是因为中土人士大多没有见过在非洲草原上的真正的狮子,所以石狮子的造型并非现实中的狮子那样。

随着狮子文化逐渐和中华文化的融合,石狮子辟邪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时呢?

据了解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时期。《元代石狮趣谈》中记载,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宋元以来,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

元代史料《析津志辑佚》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

可以认定,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民间的肇始。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

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这其中的迷信色彩不再有人去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