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北京玉米种子成了老乡的“摇钱树”

条评论

北京玉米种子成了老乡的“摇钱树”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是蒙古民族和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11年,科左中旗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旗),2017年末,北京市顺义区与科左中旗结对帮扶。

  三年来,北京市和顺义区累计投入各级各类京蒙扶贫协作资金16268.74万元,实施了64个帮扶项目,惠及1.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带动4194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科左中旗也灵活运用京蒙扶贫协作项目政策,利用京蒙援助资金建设了扶贫车间、农机合作、种养殖合作、村级光伏电站等集体经济类项目。

8月16日,吴清绪在查看玉米长势。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8月16日,吴清绪在查看玉米长势。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贫困女大学生走出大草原

  吴清绪是顺义区园林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9年4月,他到科左中旗担任挂职干部,担任旗委常委、副旗长。挂职这一年多,吴清绪和当地的老乡交上朋友,下乡“走亲戚”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8月16日下午,吴清绪推开当地老乡孟根敖汽尔家的小院大门。前些年当地政府帮贫困户翻建了房间,小院儿里更加干净整洁。走进正屋,吴清绪一眼看到孟根敖汽尔的老母亲正坐在炕上,他紧走两步过去拉着老人家的手说:“老人家,身体挺好的吧?”说着,吴清绪掏出手机,拨通了孟根敖汽尔的女儿孟都来玛的微信视频电话。老奶奶看着孙女一切都好,脸上笑开了花。吴清绪还嘱咐:“姑娘,在北京遇上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啊。”

  去年年底,吴清绪在这个院子里第一次见到了孟都来玛,她家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本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行动不便。2018年于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后,因为身体原因,孟都来玛的就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我第一次见到孟都来玛时,就觉得这个孩子太好了,很懂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吴清绪感慨地说:“当时她跟奶奶送我们出门,也不知道她们谁搀着谁,俩人就这样在院门口目送我们,我们走出很远,她们还站在家门口。”这幅场景深深打动了吴清绪,他决定通过京蒙帮扶的政策为孟都来玛圆梦。

  吴清绪带领挂职干部一起,经过多方沟通努力,终于在顺义区牛栏山镇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孟都来玛找到了就业机会。如今,孟都来玛有了固定的工作,工作第一年每月工资大约5000元,单位还给她分配了集体宿舍,这给曾经贫困的家庭减轻了不小负担。

  孟根敖汽尔说:“要是没有京蒙扶贫政策,别说在北京了,孩子恐怕在当地都找不上工作。”作为父亲,他没让闺女给家里寄钱,“我还能外出打工,只要孩子好好的,我就知足了。”

  247名劳务人员输送至北京

  京蒙“牵手”以来,像孟都来玛这样在北京找到工作的年轻人不算少数。吴清绪告诉记者,为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是扶贫的首要目标,通过分析顺义、科左中旗的“所需”和“所能”,扶贫干部推进扶贫劳务协作,加强劳务输出服务,使许多贫困劳动力进京务工。

  截至目前,科左中旗已向顺丰速运、中京保安等企业输送了247名劳务人员,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同时,顺义区牛栏山镇还建有“京蒙劳务协作科左中旗驻京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的目标就是促进科左中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目前,通过京蒙劳务协作平台已累计转移输出就业人员3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人,

  除了帮助草原上的年轻人到北京就业,京蒙扶贫项目还投资建设本土扶贫车间,解决贫困户就近务工,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花胡硕苏木乡哈根庙嘎查村就有这样一间扶贫车间,车间里近十名女工正在缝纫蒙古袍、刺绣。花胡硕苏木乡党委组织委员董山丹告诉记者,今年这个扶贫车间的订单量达到3000万元,未来争取扩大规模经营,让老乡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科左中旗灵活运用京蒙扶贫协作项目政策,利用京蒙援助资金建设了扶贫车间、农机合作、种养殖合作、村级光伏电站等集体经济类项目,并将通过集体经济项目增加的村集体收益资金,合理进行二次分配,开发拓展保洁员、护林员、治安员等村级公益性岗位388个,专门安置无法离乡的弱劳动力,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家门口就业,每人年收入达到3000-5000元左右。

关壮萨打开玉米地中的滴灌阀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关壮萨打开玉米地中的滴灌阀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玉米种子成了老乡的“摇钱树”

  “两黄经济”是科左中旗的主要经济发展方向,其中一项是黄玉米,大片的玉米地成了草原上的另一道风景。

  挂职期间,吴清绪跑遍了当地的田间地头,他发现科左中旗地处黄金玉米带,但相对缺水,而且当地使用的玉米种子产量不高、卖不上价钱。

  经过牵线搭桥,北京顺鑫国际种业集团顺鑫农科种业为科左中旗贫困户捐赠了价值625000元的京科665优良玉米种子,解决了382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玉米的问题。

  吴清绪解释说,京科665种出的玉米秆比较矮,比较抗旱、抗倒伏,适合科左中旗缺水、风大的气候特点。此外,京科665的玉米棒子特别长,“在科左中旗,京科665的亩产量可以达到1500斤左右”。

  前玛尼吐嘎查村贫困户关壮萨就种上了京科665的种子,今年他种植了100多亩,如今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得快有人高了,秆上都结上了大大的玉米棒子。不久前,关壮萨刚做完股骨头坏死的手术,现在身体恢复得不错,再加上当地开展了浅埋滴灌技术,100来亩地,关壮萨靠自己就完成浇水。

  “以前我就种25亩的玉米地,但种子不大好,我也没法自己去浇水,所以基本上没啥大收成,一年下来也就两三千块钱。”关壮萨说,现在他的生活一下有了盼头。

  此外,北京的企业还以每吨高出市场50元的价格采购农户种植的玉米,每吨增加的50元费用,全部用于扶持建档贫困户。截至目前,采购玉米2568吨,兑现帮扶资金128400元,帮扶贫困户157户。

8月15日,成峰牲畜交易市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8月15日,成峰牲畜交易市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500万元帮扶资金助黄牛养殖户脱贫

  “两黄经济”里的另一个是黄牛养殖,这可是当地村民的“金元宝”。

  成峰牲畜交易市场位于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每月阳历日期尾号为2、5、8、0是其集日。8月15日一大早,市场内喇叭声、赶牛声、讨价还价声已是不绝于耳。曾经的贫困户王根良就在这里进行黄牛交易,交易市场后面就是他的养殖场地。

  养殖黄牛,王根良算“半路出家”。两年前,他还在呼和浩特市打工,那会儿他一个月也就能挣两三千。三年前,他听说成峰交易市场属于京蒙帮助的项目之一,对贫困户养殖黄牛有优惠政策,他决定回家当牛倌儿。今年已是他养牛的第三年,截至目前,他已经赚了七八万块钱,“到年底,赚十来万问题不大。”

  心情好了,王根良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有这样的日子,一头牛卖1.5万左右,再过两三年,我以前拉下的那30来万元的饥荒(外债)肯定都能还清啦。”

  王根良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早间年供孩子们上学,他向亲朋好友借遍了钱,30多万元的外债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如果没有京蒙扶贫政策,他都想不到能有还清债务的一天。

  交易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尤其是借助京蒙帮扶的东风,市场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包括与周边贫困农牧民签订合作协议,培养养殖经纪人,通过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免费提供暂养场所、交易管理、资产收益等,让牧民们通过养殖黄牛脱贫摘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成峰交易市场实施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交易)市场走、市场跟着产业走”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入各类扶持资金3200万元,其中京蒙帮扶扶贫资金500万元,项目覆盖50个嘎查村、200多户贫困户,通过经纪人收益、资产收益、劳动报酬等方式,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8月15日,成峰牲畜交易市场,曾经的贫困户王根良站在自己的养殖场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8月15日,成峰牲畜交易市场,曾经的贫困户王根良站在自己的养殖场里。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当地利用帮扶资金创建“爱心超市”

  今年62岁的鲍玉是保康镇巨宝山村的村民,8月16日上午,他骑着电动车到离家不远的“爱心超市”用积分换购日用品。“爱心超市”里商品种类可不少,5个积分能换5把牙刷、50积分可以换袋面粉、100个积分就能换回一套蒸锅……

  记者了解到,“爱心超市”是为当地贫困户特别设置的,村民可通过打扫庭院、家庭和睦等换取积分,其目的在于改变贫困群众的生活方式,让“要脱贫”成为共识,真正把“扶志”落到实处。

  据介绍,科左中旗利用顺义区帮扶资金148万元,创建“爱心超市”43家,超市里的商品均来自帮扶资金的支持。

  围绕当地丰富的光能资源,顺义区投入京蒙协作资金4199.96万元,建设了38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容量18186千瓦,辐射带动107个贫困嘎查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近5万元/年,持续收益20年。

  此外,顺义区还投入294.05万元实施了住房及居住环境改善项目,为科左中旗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或修缮房屋;投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158.95万元与整合的扶贫资金、水利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实施了84个贫困嘎查村的饮水型氟超标地方病防治项目,保障了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