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推动年度预算平稳运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条评论

推动年度预算平稳运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刚刚,2019年北京市级政府决算情况及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已在北京市财政局官方网站及首都之窗官方网站“政务信息”栏目中公开。

  今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内容更加丰富、公开科目更加细化、绩效导向更加凸显。政府“账本”的公开,不仅是晒账单,背后更是反映了财政部门预算管理能力的提升。北京市财政工作连续4年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真抓实干”考核中获得通报表扬;绩效管理工作连续8年被财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省市。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预算处

  针对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有关情况,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了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的基本情况?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决算报告、决算草案、“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说明四部分。详实、全面地反映了2019年市级财政收支执行和各项财政改革管理工作,具体来看:

  一是市级决算报告。主要是对2019年市级决算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报告,其中涉及到的决算数据,可以在决算草案中查找到详细情况。总体来看,2019年在经济下行和实施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措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影响,顺利完成调整后年度预期目标。这个成绩的背后,体现了我市应对收支平衡压力,积极采取各项“开源”、“节流”的预算管理措施的成效。

  二是市级决算草案。包含14套主表、9套附表,以及对应的文字说明。其中:主表反映了市级政府2019年“四本预算”决算情况、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收支、市级基本建设支出、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决算等情况;除此之外,在附表中一并报告了全市的“四本预算”收支决算、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使用情况等,使公众对我市的政府决算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三是市级“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决算情况及说明。包括2019年市级“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的具体情况和增减变动原因。2019年,市级政府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在年度执行中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进一步严控开支。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4.8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39.5%。市级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4.7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主要原因:机构改革,新增部分预算单位。

  四是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说明。包括市级财政2019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财政部门对8项重点支出(政策)开展财政绩效评价的情况。2019年,我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夯实制度基础、持续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严控项目成本、不断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

  记者提问

  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点?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为扎实推进决算公开,全力打造阳光政府,市财政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市2019年决算公开工作。与往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内容相比,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公开力度更大,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公开内容更加丰富。2019年《决算报告》中增加了预算调整情况的说明。因新增政府债券、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2019年,我市按法定要求编制了预算调整方案,并按程序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根据《预算法》和《北京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规定,具体情况在决算报告中专门作了汇报说明。

  二是公开科目更加细化。为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财政收支情况,2019年市级政府决算进一步细化了公开科目。如: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表中“非税收入”下增加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科目;细化了“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加了“利息收入”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的决算数等内容。此外,为体现降费政策成效,我们还增加了“公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土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涉及降费政策的收费项目执行情况,并对短收原因进行了说明。

  三是绩效导向更加凸显。此次公开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进一步拓展了公开内容。公开了“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重点支出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由去年的6个增加到今年的8个,并且首次增加了对国资预算、政府购买服务等类型项目的绩效评价报告。

  记者提问

  2019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政府是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的?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2019年,在经济下行及我市实施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措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财政收支紧平衡压力凸显。市财政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更加注重向管理要效益,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资金统筹,积极采取各项“开源”、“节流”措施,推动年度预算平稳运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开源”方面主要有:一是做好企业精准服务,培育和涵养税源。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高“税费办理”便利度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助力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我市营商环境总排名从46位大幅提高至31位,纳税指标排名提升9位。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首都建设。2019年,我市纳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库的项目数量较上年增长8%,总投资额约2511.4亿元,项目落地率为91.2%,远高于全国同期项目落地水平(67.1%)。三是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及时收回项目净结余资金和预计无法实施的项目资金;对于年初批复部门的预算资金,年底前未支出部分统一收回国库统筹使用,比中央要求提前一年;指导各部门加快消化存量资金,当年消化率达到90.9%。四是发挥政府债券拉动经济增长作用。2019年,我市积极向中央争取了1107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规模约是2018年566亿元的两倍,有力保障了疏解非首都功能、新机场、副中心建设、“三城一区”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节流”方面,坚持用政府过“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主要举措有:一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比例达到10.5%,超过中央要求0.5个百分点,节约资金80亿元用于支持重点改革及民生支出。二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2019年度完成145个新增市级预算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评估项目数量比上年增加245%,涉及资金规模80.5亿元,不予支持的资金14.9亿元,核减率达18.5%。事后绩效评价结果为“一般”以下的部门,按照一定比例扣减部门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三是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监控范围横向覆盖200多家市级一级预算部门1164家基层预算单位,纵向涵盖16个区级财政部门2572个预算单位;监控资金规模较上年增长7.7%,但预警资金大幅下降21.9%,有效提升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规范性。

  记者提问

  我们注意到,北京市全成本绩效管理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全面核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成本和预期效益,建立目标质量导向的新型预算资金分配与管理模式。北京市2018年率先探索开展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重点选取政策性强、财政投入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开展改革试点。

  2019年,在已开展学前教育和养老事业2个领域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展到地面公交运营补贴、农村污水处理等27个项目,累计达到29项。进一步压降项目支出成本8.6%,调整完善支出标准86项,节约资金约60.7亿元;加强管廊成本控制,节约资金40亿元;实施公用事业领域三年成本控制行动计划,当年压减地面公交、城市道路、架空线入地、水电气热等领域成本50亿元。以上累计节约资金150.7亿元,全部调整用于全市中心工作、重点任务。

  记者提问

  减税降费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点,2019年我市的减税降费力度空前,能否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减税降费的措施和成效?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手拳”,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招”,2019年,北京市实施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措施,在全面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又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减征房产税、资源税等“六税两费”,继续保持我市自行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清零状态,下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标准等。2019年,我市共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减轻各类税费负担1859亿元(其中,我市地方级减税降费1009亿元)。这种减负,虽然短期内给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带来了压力,但长期看,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有力撬动了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从分行业看,受益于增值税税率下调,我市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获益明显,企业普遍反映降低了企业税费成本。从微观主体看,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明显减轻。我市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中,个人所得税减免约764.2亿元,减税规模居首位,小微企业税费减免71亿元。

  记者提问

  2019年“三公”经费和年初预算相比有较大降幅,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度“三公”经费和行政单位机关运行经费的具体情况?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2019年,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进一步控制出国人数、公务接待规模和接待标准,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加强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管理,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8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39.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36%;公务接待费0.1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68.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7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38%。2019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44.7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主要是由于机构改革,新增部分预算单位。

  记者提问

  2019年在民生支出方面,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韩杰回答

  2019年,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的基础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占比保持八成以上,切实发挥了财政对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体现了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比如: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增幼儿园138所,新增学位约3万个;推动99个“高精尖”学科建设及“一流专业”建设;支持建设我市职业院校重点实训基地。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强困难群体保障,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和优抚对象等人群的补助标准,推动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着力稳定就业,设立就业补助资金,提高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额扣减额度。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基本完成核心区1892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落实农村改厕、危房改造等重点任务,新增城市绿地271.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