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

条评论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

《安家》的房似锦(孙俪饰演),在剧中是位“工作狂”,她出色的业务能力,帮助了许多客户,找到了心仪的房子。她对于客户来说,她是一位合格的中介​。可是,她对于同事来说,却显得太过“无情”。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朱闪闪(孙佳雨饰演)作为目前唯一没有开单的人,一直很努力的派传单,大热天穿着跳跳虎的衣服,也能咬咬牙坚持​下来。这和她一开始“好吃懒做”的样子相比,有明显的进步,许多观众也开始对朱闪闪改观。皇天不负有心人,朱闪闪终于在派了10万份传单之后,迎来了第一位​客户​。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这位客户是林茂根,外表是个慈祥的老爷爷,实际上他是“饲料大王”,拥有上百亿市值的公司,他这次要买的可是上海“老洋房”,或许又是一个上亿的大单。朱闪闪派传单的时候,引起了林茂根的注意,林茂根去到门店的时候,还指名要找“跳跳虎”。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结果,朱闪闪一听是外地户口,林茂根打扮得又很朴素,所以她小看了客户的实力,没有亲自接待他,而是让同事帮忙接待,自己选择继续派传单。房似锦在一旁看透了一切,早就认出了林茂根是富豪,还上网​确认了身份。不过,她并没有私下提醒朱闪闪,而是选择自己​接单。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房似锦的业务能力,比朱闪闪强,所以这么大的单子,房​似锦的​成功率会更高。朱闪闪不够专业,没有亲自接待这位客户,房似锦趁机接手,理论上没有问题。可是,房似锦作为店长,​她的格局真的太小了,为了业绩有点“不择手段”了,隐瞒了客户的真实身份,看着朱闪闪走,她才急急忙忙拿自己的名片。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其实,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门店里的同事。一般情况下,像朱闪闪这种“菜鸟”,如果能接到一个客户,有点责任心的店长都会出面帮忙,最多开单之后,分一部分的业绩和佣金。如果店长完全不管员工,等着他放弃,然后自己​接手独吞的。那么这个门店的气氛肯定很糟糕,​也很少有新人愿意来上班。鱼化龙的第一单,​不就是大家一起帮忙才成交的。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当然,朱闪闪也有原因,听到是外地户口,表情都变了。老爷爷的打扮太过朴素,​就没有上心。房似锦“抢”了她的客户,也算是给她上了一课,遇到任何客户,都要紧紧抓住。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话说回来,林茂根这种“大单”,佣金的收入​非常可观,房似锦去“捡漏”也算情有可原,可​把佣金全拿了,就有点不厚道了。严叔那一单,房似锦也是私下偷偷“撬单”了,王子健前期做了那么多工作,一分钱都没有。房似锦的做法,​就是否定了别人的努力。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预告中,房似锦提出业绩归​朱闪闪,佣金归自己。​这一点,就真的太“无情”了。实际上,房产中介获客是非常困难的,朱闪闪就算没有接待这个客户,但是这个客户毕竟是她带来的。所以,这一单​朱闪闪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自己门店的同事,一般佣金多多少少都会分给她一些。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销售确实是凭实力赚钱,但是团队的合作也很重要。房产中介单打独斗很困难的,尽管房似锦很专业和很优秀,但是她总有需要同事帮忙的时候,如果你多次“撬单”,每次都是​我能力强,所以单子佣金全归我,那么久而久之谁还敢跟你合作。房产中介这一行很残酷,但是也有温暖的一面,许多新人刚入门,都会有人​带你的。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从房似锦的立场想,肯定觉得“抢”走这个单子合情合理。但是,如果从朱闪闪的立场想,辛辛苦苦发了10万传单,好不容易接到一个客户,店长拿去做成了,却不分你一分钱,未免有点太“无情”了。一般按照房产中介的行情,如果有人给你介绍客户,会做人的,​基本上都会分佣金给介绍人。更何况,房似锦​能做成这单,还是自己店里的同事带来的客户。

《安家》:房似锦撬单太“无情”,独吞朱闪闪的“百亿富豪”客户

 

总之,房似锦能“撬单”,确实是她有本事。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是领导,是店长。谁都想当房似锦一样的“销售高手”,​可是,大家都得从新人做起。​一个好的领导,除了做业绩,他还需要培养下属。希望房似锦以后,可以稍微多点“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