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教育 > 考试 >

考研复试,有没有可能被歧视?

条评论

考研复试,有没有可能被歧视?

  1)考研复试,有没有可能被歧视?
 
  小齐今年考研报考的是某211高校,初试成绩是三百八十多分,如果今年的复试线跟去年相差不大,她应该可以进入复试名单。可是她的“本科出身”不好,本科就读的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就是早前人们所说的“三本”,所以很担心会因为“本科出身”不好而受到歧视,影响复试成绩。
 
  小齐的遭遇不是个例,她代表着一个群体。还有一些考研生,本科学历是通过自考获得的,他们在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同样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本科出身”不好而在复试阶段被淘汰。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究平等公正的社会,大家以实力见高下,不以身份论英雄。但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民办院校本科毕业生,以及自考本科生,在复试阶段受到歧视,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这种埋藏在部分人心中的“看不起”,很难在短期内被消除。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制度设计上,复试的流程肯定公平公正,只是我们杜绝不了个别人的“小心思”。如果在复试的时候遇到的面试官,恰恰是对文凭出身很看重的人,肯定会有一些麻烦,但影响不了大局,不必过分担忧。
 
  2)做好自己的事,别想多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看法,只能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倘若考生预估自己能进入复试,就请认认真真地做好3件事,其他的别想多了。
 
  第一,调整好心态、避免焦虑
 
  某考生,自认为英语水平不高,害怕自己报考的院校在复试阶段组织听力测试或在面试中要求用英语作答,心情很低落。这是明显的心态没有调整好。
 
  大家都知道,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有些高校考研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有些高校考研复试是“一票否决”,就是无论初试成绩有多好,没通过复试,就失去读研机会。
 
  复试太重要,因此部分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表现出了紧张的情绪。而考试这个东西,越紧张就越发挥不好。特别是在面试阶段,考官不仅会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还会观察考生的情绪,判断考生的控制力和心理承受力,所以,我们不能被坏情绪左右,要及时跳出来,不要慌张,也不要焦虑。
 
  第二,做好充分的准备
 
  考研复试,涉及的内容很多,有专业知识,也有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我们要尽早做好充分准备,不要等到复试名单公布才开始复习。考生一方面要广泛收集资料,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流程和内容,另一方面要主攻专业热点,关注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向。
 
  复习备考,既是为了获取新知识,也是为了巩固“老知识”,一些本科阶段的“研究成果”要温习一下,防止在面试时被考官问到。
 
  比如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不少院校的面试考官都会问到毕业论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考生的学术能力,判断考生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往届毕业生,就把自己本科阶段的论文回顾一下。
 
  第三件事:向一些成功逆袭的学姐学兄请教经验
 
  我们身边,有不少本科出身不好的毕业生,通过考研考上了名校,他们在复试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样的备考策略和应付策略,非常值得借鉴。我们可以试着通过一些渠道与他们建立联系,向他们请教经验。
 
  当然,我们也不能照搬学姐学兄的成功经验,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学长能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是他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摸索出的成功之道,我们要把他们的成功之道“消化掉”,变成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
 
  复试是考研的第二道关,也是关键的一关,在复试阶段,初试成绩高一点或者低一点,关系不大,重要的是自己不能表现太差,更不能犯低级错误,因此我们不要轻视任何环节,只有在细节上做到极致,才能在复试中取胜。
 
  多说几句: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了457万,而招生人数预计在115万上下,注定大多数考生无法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很残酷,但这就是人生。